云南“15条”低空新政:高原无人机全产业链起飞,三年窗口期打开

省级财政连续四年拿出“真金白银”——从最高500万的安监设施补贴、1000万的整机取证奖励,到每年5000万的园区集聚资金,再到2000万元的文旅消费券——把制造、测试、物流、文旅、出口五大场景一次性打包激励。安全底线被提到首位,“管得住才能放得开”意味着空域审批和飞行监管体系会同步加速落地,企业先合规再起飞。
影响:
  1. 制造端——高原无人机电池、电机、飞控等关键环节的测试基地免费开放,直接降低初创公司30%~70%的研发成本;拿到TC/PC证即可再领300万~1000万现金,等于把适航认证从“成本中心”变成“利润中心”。
  2. 应用端——滇西北山区“24小时山货出山”、滇中城市群医疗急件、景区低空观光,三年内至少跑出3~5个可复制的高原场景样板。
  3. 出口端——昆明、磨憨设区域性无人机交易集散中心,海关“当日放行”,叠加面向南亚东南亚的“彩云飞服”品牌,云南有望成为国内厂商出海高原市场的“前置仓”。
  4. 资本端——2025~2028年项目清单、用地、用能单列,省级低空经济工程研究中心和“兴滇英才”计划同步提供人才、基金、保险配套,早期项目估值模型里可把政策补贴当成确定性现金流。
一句话总结:云南把“高原+边境”的地理劣势转成测试和出口优势,给低空经济创业者划出了一条“先免费试飞、再拿证领钱、最后卖向海外”的清晰跑道,窗口期只剩三年。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本站原创发布。任何个人或组织,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,禁止复制、盗用、采集、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
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
    暂无讨论,说说你的看法吧
个人中心
购物车
优惠劵
今日签到
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
搜索